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在台灣學瑞典語

了解一個國家,必須了解她的文化;了解一個文化,必須了解她的語言。

有人會說,瑞典只有九百萬人,何必去學瑞典文呢?

瑞典語是印歐語系中的北日耳曼語系,和挪威、丹麥文相通。和德語、英語都有相似處,但比德語簡單。由於歷史因素,芬蘭至今仍將瑞典語和芬蘭語並列為官方語言。

換言之,只要通曉瑞典語,以此為基礎去學習德語將達到螺旋式效果。儘管瑞典只有九百萬人,但學會瑞典語後,要和北歐四國以及德國溝通將變得很便利。


就我的經驗,挪威人和瑞典人基本上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意思,他們要學丹麥文也只要自學幾個月就琅琅上口。德語雖然比較困難,但由於文法相似且語彙多來自德文,德語聽力也可輕鬆理解。反觀德國人學半年瑞典語,就可和當地人輕鬆溝通。

以前我聽說比利時人會三國語言,心中非常崇拜,我去了瑞典和歐洲人聊天才發現,歐洲許多國家語系相近,學起來容易,而且歐洲各國交流密切,無論讀書、工作、度假都很容易流動到別國,因此他們有很強烈的學習動機與接觸環境。

在台灣,要學瑞典語的教材真的很少,以下介紹我找到的資源

1. 請家教
我認為一開始需要像老師學習發音後再自學。因為瑞典語的發音和英語似是而非,光聽CD還是無法發出正確的音,要看別人的唇形,並且接受糾正才容易有個正確的起步。
台灣我只找到安石學院的普蘇珊老師。十四個小時一萬元。也可以向她要求先上一半課程。

2.. www.babbel.com 
可以自學多國語言對話

好處:介面美觀,學來賞心悅目,會為你的發音打分數
壞處:每個月要付費約四百元

3.紙本教材

台大圖書館有
Colloquial Swedish : the complete course for beginners / Jennie Ahlgren, Philip Holmes and Gunilla Serin

Swedish : an essential grammar / Philip Holmes and Ian Hinchcliffe

瑞典语语法 = Svensk grammatik / 王晓林编

現代瑞典語文法 / 陳安恩撰

瑞典語三百句(北大出版社)
瑞典語第一冊(外語教學語研究出版社)
可以利用台灣的三民書局訂購,直接去書店拿免運費

4. 影音教材
TV: http://www.svt.se/aboutsvt/
Music 瑞典是流行音樂大國,可以上網找自己喜歡的歌曲
movie: 龍紋身女孩 瑞典版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烏普薩拉生活-居住環境

我們被安排的區域似乎是學生宿舍,正個區域都是不同棟的四層樓白色建築。宿舍外都是車道,兩旁枝葉扶疏(實際上我還沒看過哪一條街道看不見樹的,樹比路燈還多)

(照片)

我們交換的十二個學生全居住在四層樓的公寓,男女混宿
一樓左側是韓國女、法國女(還有一個中國江蘇大學的研究生,她是透過江蘇大學研究室交換一年,今年十月要回國)
一樓右側是馬爾他女孩

二樓左側是奧地利女、捷克女、瑞典人(念歷史與人類)
二樓右側是我、一個義大利女孩、一個葡萄牙女孩。

三樓右側是兩個德國女孩、一個日本女孩。

四樓是一個俄羅斯男孩、一個埃及男孩。


進入公寓大門要刷卡。一個樓梯分左右兩邊,入口有五個房間的門鈴和信箱。進去也要刷卡,進入後是一條走廊,盡頭是右邊是廁所,左邊是固定是花灑淋浴間,沒有櫃子或吊鉤。走廊左右各有三個房間,最靠近門的右手邊那間是廚房。走廊上有一個十二格櫃,一個扶手椅,一個穿鞋櫃,還有一台冷凍櫃。

廚房:我們的廚房真是應有盡有。不到一坪的空間有一張五人桌、一個冰箱、兩個流理臺、四個電力超強的電磁焰、個人專屬的儲藏櫃。歷代的房客留下大量調味品和餐具、廚具(甚至有中華炒鍋)。這裡是我們的交誼廳。我和我的兩位室友(還有室友的cousin與男朋友、其他交換學生)常邊煮飯邊聊天。

臥室約莫四坪,一開門,枝葉扶疏的林道就在窗外對我招手──窗佔了五分之三,百葉窗可。左手邊是牆面、衣櫃、洗臉櫃,右手邊是床、床頭櫃、書桌。

根據wikitravel 英文版:TAIWAN的說法,台灣的床鋪偏硬,這和我們以前習慣睡木板床有關,我不知道這理由是否屬實,但若這代表歐美國家的看法,我確實覺得北歐的床太軟一個床墊上又放一個比較扁的軟墊。我很幸運,一去就有枕頭(也是超軟的羽毛枕)和羽毛被。有些人沒有還必須購買。我們必須自備床單、枕頭套、被套。

床邊有個約六十公分的床頭櫃,有輪子可推到桌邊、一盞可愛簡潔的立燈。椅子是符合人體工學、附有輪子和把手的座椅,桌子沒有抽屜,但牆面定了三排木板,可以當成書櫃。還有一盞小檯燈。家具色調是IKEA常見的白樺木色(實際上也是IKEA的)。木頭地板。房間有種潔淨、隨興、簡約、自然的感受,看似單調卻宜人,屋內白牆和屋外綠樹彷彿在對話。我的房間非常瑞典。




烏普薩拉生活-洗衣和買衣

買衣服

1. 二手市集,每月第一個星期六在市政廳後方廣場可以挖寶。我買到一條20 kr的裙子(H&M) 兩件各5kr 的 T-shrit(ZARA) 和 小背心。最後還有一條奶奶手織的桌旗,售價10 kr。但因為我只有7 kr,所以7kr 成交。

2. 主街:除了H&M等專櫃 還有兩層樓的百貨公司,主街幾乎都是兩層樓建築



洗衣服

隔一條巷子的公寓地下室刷房卡進入。凌晨零點後不可進入。

可以洗衣烘衣燙衣服
人多的時候要用電腦系統預約洗衣時間才能用洗衣機。

使用說明全是瑞典文,和有時看不懂的圖像。光是要研究洗衣粉要放哪一槽就是個學問(再度證明圖像設計心理學是門深奧學問)。還好有來洗衣服的瑞典學生,她告訴我:花朵是柔軟精,水滴是洗衣精,剩下的兩條線是洗衣粉,一條線是如果要pre wash 時放洗衣粉處。




烏普薩拉生活-交通



一、烏普薩拉市內


1. 腳踏車

我們以300kr, 租腳踏車一個月,附鎖和燈,從我居住的地方騎到醫院只要十五分鐘,到火車站只要十分鐘。最熱鬧的商店街在火車站和醫院中間。這間老闆是印度人,人非常好。我因為租車時依照台灣經驗把腳踏車充飽,第二天後輪就破了。(我在台灣只有周末騎腳踏車,都騎在人行道或柏油路上,但我在瑞典其在石子路上,每天騎半小時,上坡下坡,對輪子的壓力完全不同)依照學生價應該打我七折,但老闆說剛租不久,又是認識的人帶我們來租的,因此打我六折又去零頭。最後我付了80kr。

2. 公車

公車密集而且乾淨新穎(台北信義路上的公車或可媲美),但因為我從不需要搭公車,所以我不清楚票價和班次。他們在站牌常有LED燈顯示下一班車時間。


二、烏普薩拉到其他地方

無論去哪裡,都要先到斯德哥爾摩。最便宜的是bus,我買到39元的bus,50分可達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所有交換生(包含德法日韓)均大力讚嘆這公車的品質,因為公車內有wifi,廁所,座椅舒服的像按摩椅。只要線上網付費,記下號碼或有條碼照片,公車司機掃描一下就讓你上車,乘車處在烏普薩拉火車站東北面。

另一種是搭火車,25 分鐘可達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最便宜是SJ regular, 二等車81kr


三、烏普薩拉到阿蘭德機場

Arlanda 阿蘭德機場是斯德哥爾摩最大機場,我查到最便宜的是90kr,在第五航廈上車,直達烏普薩拉中央車站,只要五十分鐘。








烏普薩拉生活-飲食篇

關於地名與精確名稱容後再補

瑞典餐廳乍看很貴,但其實填飽肚子其實有很多撇步。以下是幾種瑞典學生可能的填飽肚子法。


1. 外食:外食是台灣傳統,但瑞典外食昂貴,在一般餐廳吃140kr 是很平常的事,還不含酒、小費(約10%)、稅金(大約10%)。相較台灣喜歡在餐廳聚餐,瑞典偏好在家烹飪,招待朋友。瑞典不分性別均習於烹飪,家居、餐廚設計發達想必也因外食昂貴。或者說,因為偏好在家招待朋友,因此餐廳昂貴。

2. 學生外食:"NATION" 是烏普薩拉百年傳統,既可指學生依地緣關係加入的學生組織,也指只有學生能進入的餐廳/酒吧,這是瑞典學生交誼的重要場所。我們一到瑞典,LEO就要我們每人辦一張烏普薩拉學生卡(180Kr)以便進入NATION。

花這麼多錢進入NATION有何好處呢? 一個是這裡的食物價格幾乎是半價,漢堡大約70kr, 鮭魚沙拉50kr ,但另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這裡的酒種類豐富且便宜。在瑞典,一般超市只賣淡酒(啤酒),在專門的酒類販賣店,酒的價格高昂且種類稀少。相較之下,在這只有學生可以進入的NATION, 大家可以極便宜的價格買到數百種酒。因此,櫃台會詳細檢查你的證件(我是用國際學生證,護照應該也可以 )和烏普薩拉學生卡。(這卡片只是一張普通的紅紙,上面手寫你的名字,這或許反映瑞典社會的互信。)

我們最常去的NATION叫 SNerg,坐落在醫院和宿舍中點的半山坡,騎腳踏車只要五分鐘。晚上八點前入場免費,之後要收八十克郎(所以我們都七點五十過去)。玄關處在約十一點就變成disco舞廳;室內有酒吧,晚上九點前供應美味的西餐。室外也有酒吧和露天的座椅。這是非常受歡迎的NATION,有次我十點離開時剛好遇到我在醫院的supervisor正要進來(這表示他要繳費我不用,哈! )。

3. 自行煮食與超市:(省錢大作戰)

我們住的宿舍提供廚房,冰箱廚具餐具一應俱全

走路一分鐘即可到達"P?" 的超市,經營時間7:30-23:00,但這間超市價格昂貴,種類只能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我也去過市中心的"ICA",其規模可媲美某些百貨公司超市水準。除了食物外,文具、清潔用具、美容產品、餐具都具備,可以說是精美的全聯。

瑞典人嗜吃異國料理,最大宗的是義大利麵。一整面牆是各種粗細的麵條、醬料、香料。東南亞的魚露、亞洲的醬油也有的賣(但是ICA出產的醬油味道很怪,像化學藥水)

價錢方面,我在昂貴的P,花了三十克朗買兩罐義大利麵醬,十五克朗買兩包義大利麵,一個月還吃不完。
兩者價差:同一品牌的牛奶,在ICE8.9 kr, 在P 要7.1 kr
種類:乳製品很便宜。一瓶家庭號紙盒牛奶只要七塊一

4.交換學生的優惠

醫院提供20餐,內容有72 kr的 主餐,兩杯冷熱飲,沙拉吧和麵包奶油自取。
開頭和結尾各有一餐是醫學院提供經費招待我們到NATION吃飯,價值大約70kr(漢堡)和160kr(排餐與草莓白巧克力醬)。

第三個周末去湖邊小木屋,提供早、午、晚餐、下午茶、宵夜 各一次

我在瑞典每天不吃早餐,午餐由醫院供應,晚餐吃義大利麵,周末自理時吃麵包和起司和蘋果、乾果。

結論是:用我這種交換方式,餐費一個月不用100kr,(相當於一天只花台幣15元)。


在超市我觀察到幾件有趣的事:

首先,大超市有廚師現切海鮮與肉類。大小超市均有販賣新鮮蔬果。你自己選擇種類和品種,裝到塑膠袋後,放到和電腦連線的秤,機器會自動列印價格和條碼。結帳時店員直接刷條碼。(再次見證瑞典的社會互信)

其次,超市有一台機器,你可以自己付錢印出收據,去向店員拿貨。賣的內容包含香菸、保險套等。
說個題外話:我問包含瑞典在內的歐洲人,買保險套是否需要18歲以上,引來一陣訕笑。( 根據一位二十八歲的瑞典女生說,瑞典和15歲以下的人發生性行為,會處罰15歲以上的人。但若兩人均未滿十五歲,兩者可能都不罰 )

第三,結帳的時候,付零錢和找零的是一台機器,店員不會碰你的零錢。這點我原本百思不解,但回國後發現有人用人民幣假冒十元台幣,也許瑞典也有某種貨幣會和別人混淆?

第四,所有標示都是瑞典語,但你總能找到人幫忙。瑞典人,尤其中年以下,英語水平大都有全民英檢中高級的能力,日常溝通毫無問題,而且熱心助人,不會因為你的膚色而改變態度(起碼我看不出來) 我在瑞典第一天要買牛奶,但看著冰箱一排不知是優格還是鮮奶油的東西發呆,店員就熱心告訴我。最後一周我要去買絞肉,完全分不清楚豬肉和牛肉,一個也在買菜的太太就耐心的告訴我:這個是豬牛混和,另一個是牛肉。


第五,機器回收可以拿回錢,前提是要同家超市。瑞典鼓勵環保由此可見,若是回收可以換錢,可能愛前的台灣人會更樂於回收。瑞典也有垃圾分類制度,在醫療團隊用餐室有廚餘、塑膠、紙類垃圾桶。其他歐洲同學(如義大利、葡萄牙)對此頗有抱怨。相較之下,台灣還頗具環保意識,從國小就有環保股長。醫院起碼也有資源回收和一般垃圾兩種,亞洲同學來台也對此頗不習慣(如馬來西亞)

第六,所有的東西都要加10%左右的稅

除了超市以外,在很多地方都有賣莓果的小販,價錢容後再補。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W0 Sun 開學前一天

今天十二點,瑞典學生帶所有人去去參觀醫院。出了宿舍後右轉,很快會遇到三岔路口,直走過了墓園後左轉,右手邊是圖書館,右轉走在Dag Hammarskjölds våg上,左轉一條無名的碎石子陡坡我們就來到Akademiska sjukhuset(Uppsala university hospital)主入口。 這間醫院像西洋梨形,沿著縱軸被剖成三半,縱軸沿著西北─東南走向(事實上,貫穿烏普薩拉的菲理斯河Fyrisån正式西北東南走向,市區鐵路和道路也依此方位構築出一個棋盤狀的大學城,各學院星羅棋布期間)。垂直菲理絲河北側走十分鐘是交通總站,往南十分鐘則到醫院。是日我們從果柄處往核心走,沿著最北邊的Sjukhusvågan來到50 building。這棟建築約八層樓高,中間有個天井可以往上眺望,那建築向極了一棟溫暖的旅館,但事實上,這棟樓是 負責hjätvård、blodmottagning, blodavdelning, intensivvård hjärtintensiv, medicinmottagning, thoraxkirurgi, enghoffsalen的單位。他們所有的建築都有地下室可連通,在地下室還有快速運行的載貨車,我們順著指標走到70 building,也就是我之後一個月要待的地方。這棟建築和50building那種溫暖的旅館風不同,比較有現代感,但光線明亮,家具富有IKEA簡潔的美感,說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咖啡區也不為過。

我們每個人可以享有二十天價值七十克朗的免費午餐,前提是必須只能用於70building 一樓的餐廳。(我真是太幸運了,工作的地方一下來就有吃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似乎是所有人中必須起最早的,我被分配到的一般外科要求我7:40就必須出席晨會。

看過了醫院,我們又回到果梗處,在主入口左前方有一間cafe, 我們開始第一個瑞典文化體驗:fika。這個字對瑞典人有重要意義,但就我理解就是一個吃簡單下午茶的習慣。這間Cafe據說很熱門,但我看來就是普通的咖啡店。一個巧克力蛋糕要三十kr(約150台幣),我左思右想,點了一個次便宜的三明治(起司、小黃瓜、番茄),要價22kr。可以自由取水喝,咖啡或茶是自助的,但必須先向櫃台買單(可見瑞典對人的信任)

在此處我見到一位看似中國人的學生,我以為她是交換生,想不到她是實驗部門的接待負責人,她兩歲隨著父母從中國移民瑞典,我用中文說「妳好。」但她毫無反應,後來我才知道她會說潮州話,但不會說中文(標準漢語)。

用過午茶,我們散步前往他們最熱鬧的區域。他們的營業時間平日到七點,星期六到五點,星期日到四點,所以我們到時所有店都關了。雖然對旅行者來說有點懊惱,但可以看見這個民族重視家庭與個人休閒的態度。

明天就要上班了,我期盼五年的旅程就要開始!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瑞典V.S.台灣:醫療制度與醫院 1:平等主義


     首先要說明的是,以下資料都來自瑞典醫學生或醫師對我的轉述,並不是有所本的官方數據。這經常會有錯誤,例如一位知識豐富的學長,他告訴我瑞典一個家庭平均有2.2個小孩,但根據 CIA 的 the World Factbook : Total fertility rate1.67 children born/woman (2013 est.) 後者較能表達這個國家實際上的人口未來趨勢。

一、人人平等
    
    我在瑞典醫院感觸最深的有兩點,第一是他們的群體關係較平等,第二是他們醫師精神壓力較輕。

    所謂群體關係,包含醫師與護理師、書記關係、「護士助手」的成員、資深資淺醫師、醫療團隊與病患及其家屬以上幾種關係,清潔人員的角色最後補充。
    這次去交換的學生來自許多國家,但大家異口同聲發現這間醫院和家鄉一大差異:所有人的制服都一樣!不管醫師、護理師、醫師助手、護士助手、通通都穿一樣的制服,唯一的區別是胸前別的名牌(職位和姓名個有一個名牌),但有些人也不別職位牌!據一位醫師說法,他並不贊成這樣的制度,因為導致病人混淆醫師護理師,常常拉著他開藥,但開藥的其實是護理師。等等,開藥的是護理師?這就是談到醫護關係。我跟隨一位類似實習醫師(醫學經驗四點五年)的學長,他每天開完晨會就分別和三個護士一對一討論病情,一個護士負責照顧五床病人,她會報告病人情形,這時醫師要決定排檢查或開藥、輸葡萄糖等,但這位學長如此資淺,於是他就大方的開始瀏覽一個全瑞典人都可以查詢的網站,看看現在病人的情況要開多少劑量的藥,然後再告訴護理師,護理師通常會照做。(在台灣,許多人覺得面子比裡子重要,要是有人看著你開藥,不管護理師、醫師、病人,都會表現胸有成竹,四下無人時再回想先前問題開始查資料。)

     他們的護理師接近於我們醫院專科護理師的程度(這只是依據我聽聞一些人對各自護理師的說法,對實際水準沒有客觀比較),兩者薪水差距較小,開晨會以及午會時有護理師出席,所有人的休息區是共用的,使的醫護溝通更順暢,階級差距更小,更能產生以病人為核心團隊合作的意識。

     一個醫師有三個護理師,一個護理師有有一個護理師助手,共同照顧五床病人。護士助手的職務我理解為介於看護和護士之間。什麼人會擔任護士助手呢?我遇到的三個護士助手,一個是護理生,兩個是醫學生。我想這幫助醫學生在醫學知識記憶、研究、公衛分析以外,更了解醫療「人」的理念。為什麼瑞典的醫學生會踴躍的擔任護士助手,在台灣我卻沒見過呢?這就要說到他們醫療體系和醫學生培訓制度,這我之後另開一章討論。

    所有人不分年紀職務,一律以名相稱,初次相見長握手為禮。我的說明書上說我的接待人叫Tony(化名),依照台灣模式,我心想應該是名年紀與我相仿的醫學生,結果第一天我一個人在晨會會議室獨坐兩分鐘後,第二個進入會議室的是白髮蒼蒼的男子,他一進來就說:「所以你就是交換學生xxx,你好,我是Tony.」說畢就和我握手。我的學長只讀了四點五年,這是他第二個月在醫院實習,他有一次向一位主治醫師報告,主治醫師做在椅子上,他就坐在桌子上,神態宛如是社團學弟向學長討論社務;在晨會和午會他發表意見和其他醫師討論病情,彷彿他們的差距只在經驗、不在年紀和職位。這和我校學生主動開口反而奇怪,被動開口顯得沒把握的模樣、長輩諄諄指導的畫面非常不同。這讓我感到他們相較來說,更尊重一個人的潛力而非資歷,尊重一個人的能力而非權力。

      最後一環是和醫病關係。以醫師和醫學生所言,病人都非常友善,醫病關係良好。照一位瑞典學弟的說法「如果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此語引我一陣感慨。
      我詢問一位父親是醫學教授的瑞典學長,如果病患對醫師有不滿像瑞典除了掛號費以外開刀住院醫療全免費,難道不會導致醫療濫用?他說醫師會想辦法控制,而病人多半會接受。我說難道不會有病人堅持要做某些不必要的檢查,事後對醫療有不滿意就控告醫師嗎?這時候令我們兩人都驚訝且日後一再重複的話題來了:病患不能控告醫師!我過去只知道台灣以刑逼民(能同時以刑法和民法控告醫師)是舉世獨步,造就醫師的高「犯罪率」,但就我所知許多國家醫師只是不以刑法起訴,病人若有不滿還是可以民法控告。我繼續問若是病人對醫療有不滿該怎麼辦?他想了想後說,他們有個委員會,與會人有醫界和非醫界人士,他們會檢討系統的問題還是醫師的疏失,若是醫師的疏失,他們會給予警告,最嚴重會吊銷執照。從他的語意看來,警告對於醫師的薪資職等不會有任何影響,而在這不知何謂的「警告」和吊銷執照之間,似乎沒有其他懲戒方式。我不確定瑞典病患對這種不能控告醫師的制度滿意度如何,也許還有待更多觀察。如果這真能運行而不導致民怨,我想要有兩大要素:一、醫病資訊更對等,病人的素質夠高可以上網自行查閱醫療資訊,醫師也不必唬爛什麼都懂,不懂時可以憑藉醫療背景更精準的查詢並解讀可靠資訊。二、社會互信強烈:社會互信除了是整體公民素質高以外,更精確的說,是建立在醫師不會亂開藥、不會為了自己利益而開貴的藥給病人,病人也不會抱著作樂多檢查、拿越多藥越賺的心態來索求不必要而實際上昂貴的醫療資源,這兩點基礎。台灣兩者都欠缺,以治亂世用重典的精神來監督醫界,醫界也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防禦性醫療越做越多,「未求救人,先求自保。」最後醫病共同消耗全民保費、耗時耗力,全民皆輸。

    然而,「非我族類」、「嫌貧愛富」這種物競天擇下的人性反應,瑞典能免嗎?一個兩歲來瑞典的中國男學生(上海)說;『在瑞典,歧視是件很不光采的事,所以他們會在桌子底下歧視。亞洲人還好,他們比較歧視黑人和中東人』、一位兩歲從索馬利亞來的女學生也說『在斯德哥爾摩這個首都,人種混合,歧視不明顯,但鄉村地區的人心胸很狹窄,歧視很嚴重(這是她的原話,不代表我本人對台灣鄉村看法,請台灣的鄉親父老見諒)校園罷凌當然存在。』

     就種族來說,這裡的醫師護士都是白人(我目前看過兩個例外,一個是來自阿根廷的醫師,一個是黑人護士)而所有的清潔工、搬運工人若非黑人就是某種非瑞典的白人(或許是中東?我不太會辨認。)

     就性別來說,外科晨會醫師約有二十人出席,每次均只有兩名女醫師,一般外科醫師有四人(3:1)護士約有二十人(我只看到兩外護士,一位黑人一位白人),日本、韓國、俄羅斯、中國外科沒有女醫師,因此他們的交換生都表示驚訝,但我看到這樣的比例和台灣相去不遠,反而有些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北歐號稱全世界最注重性別平等的區域,而根據幾年前某台灣知名雜誌報導台灣在亞洲的性別平等度還排在澳洲、紐西蘭、香港、新加坡之後。)

     瑞典有九百萬人,烏普薩拉服務的只有一百萬,我的取樣是否有偏差?我認為烏普薩拉恰是個反應傳統瑞典思維的地方。一來位處中瑞典(像較南北瑞典被視為正統);二來因為他是第四大城,不像首都充滿各國各地前來碰機會的人;三來就歷史來看,這是瑞典宗教中心(據當地同學說現在瑞典相較美國宗教色彩不強,或許更近似台灣這種把宗教當習俗參加的態度,但古代傳下的信仰核心之都仍可能以傳統為傲,保存更多瑞典特色);四來烏普薩拉大學是北歐最古老的大學(成立於1477年,據說略有爭議,但不是最老也不遠矣),人文(醫療、法社、文教)領域為全瑞典之冠,其直屬醫院烏普薩拉大學醫院和斯德哥爾摩醫院為全瑞典雙冠(根據某位醫師轉述與我自己猜測)。有上四點理由,我認為烏普薩拉更能表現瑞典傳統的城市精神,因此是個了解瑞典城市人態度的很好觀察點,這一是我當初選擇烏普薩拉為第一志願的理由之一。